
台湾设计师朱志康(Chu Chih-Kang)受到威尼斯策展单位Global Art Affairs邀请参加建筑双年展官方平行特展Time Space Existence,与建筑大师 Peter Eisenman, Curt Fentress, Woha, Studio Razavi等同时展出各自新作。朱志康的作品「山.水」放置在Palazzo Mora的主要水晶大展厅正中央。

朱志康:万物皆有生命,只是时间和空间视野的角度不同

在这个世界里面,我发现处处都有生命的存在。我做这个作品是从外面的角度看这个世界,发现现在我们人类在制造物品时,往往忽视它们的生命存在性。
「我试图在几平方米大的空间里,呈现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城市;就像从蚂蚁的角度来看蚁窝,蚁窝是高层建筑,是蚂蚁用他们最高的技术与数年的时间,用千万蚁力所打造出来的,蚂蚁可能认为他们的建筑与环境与其他生物不同,并且改变了世界,甚至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。但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蚁窝,它确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;从地球的角度来看,人类创造的一切物品,只是地球一万年来的一小部分的自然。一切都只是在这个空间里的时间序列中出现的生命。

人类创造的万物是地球自然的一部分,我们的建筑当然不例外,从这个角度来看,我们不是要思考“如何保护自然” ,而是“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” ,我们应该用我们人类的智慧创造这个自然的世界,用自然创造自然。因此,我们所做的设计应该都要融入自然,尊重我们自己的生命,尊重万物的生命,尊重地球的生命;我们就是地球的一部分,我们创造新的万物,这些万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,也是永恒生命的一部分。」

这个作品用铜片雕塑成城市的形象,让时间在金属上产生变化,在威尼斯展出的六个月中,每日在雕塑上喷洒来自威尼斯大运河的水,使之氧化,再经过时间的酝酿,原本闪亮耀眼的铜片表面,色泽将会改变,也许是绿色,也许会是红色或黑色,无法预期;这座铜塑城市,经过时间的洗礼,有了生命,生长成林,这形象正如桂林山水的意象。中国人道法自然,在生活和艺术上都追求花鸟山水画等便融入在生活中。因此我们将这幅立体而动态的作品,命名为「山.水」。

如果将视野从眼前的铜制雕塑,放至周遭环境,便是建筑,再放大到城市、到山林、到大自然、到地球;它们都是一样的,经过时间的洗礼,都会有变化,都有生命。


建筑可以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工艺,但从东方的角度思想,每一个空间都是一种生命的实践。中国建筑自古以来,以林木为主要建材,表述了人、空间与自然的关联,更是对于环境、永续、保育更深切的体现。「山.水」这个作品所展现出的生命变化,期望可以激发人重新思考自己与建筑的关联,是高喊永续建材的旗帜,还是从生命周期的本质来思考,建筑之于环境的意义?永续不是一种呼吁,而是一种反应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。建筑,正是将人、时间与自然串接下,最具体而精简的诠释。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