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研哉:在寂静中寻找存在与设计的本质
  • 首页 > 设计分享 >
  • 发布于 9年前 来源:SENSO
  • 版权声明:版权归作者所有,禁止商业使用、禁止匿名转载,分享时请注明出处及附上链接
  • Lee
人气

灰白头发,深浅不一的黑色衬衫和西服层叠出纯净温和的丰富色调——这是原研哉给人的印象——平静温和。这种印象,一如他所强调的设计概念,至纯至静,而张力十足。

原研哉热爱旅行,聊起旅行的话题,他的谈兴渐浓:“我最喜欢出发时从家到机场这段路程。旅行最有意思之处就是,你并不清楚那个地方会给你带来什么新鲜与刺激”,原研哉说,设计师的最大功能是发现。而旅行未必要到什么著名的观光点,即使只是坐在小摊上吃一顿饭,也可能发现店家的碗为什么是这样的,为什么北京的大屋顶的角是微微倾斜 的,而日本的屋顶都是垂直的。原研哉说,日常事物往往是设计灵感的来源。他在旅行中总是带着一种比较的心理,透过外界,更深地认识自身。

无时无刻不在观察世界和生活的细微变化,但与我们不同的是,在面对各种变化的时候,原研哉喜欢把所有复杂的、繁乱的、色彩缤纷的东西划归到一个经久不变的原初形态来重新审视——这一点从他热衷搜集的旅地物品便可见一斑。原研哉说,自己的家里辟出很小的角落,放置旅地纪念物,“未必是那些标识性的物品,但要有本地生活的印记,譬如筷子譬如碗碟等等”。

因为设计要尽可能地显现事物中那些不易察觉的形状与气质,白色便是原研哉设计中运用最广泛的颜色,第一次从白色中获得启示是大学时代,当时他造访一座孤悬海外的小岛,发现岛上的教堂、人们家里的墙壁都是纯净的白色,在染上尘埃之后,人们从不去擦拭,而是喷上白色的漆,保有一份无暇。面对纯白本真的世界,原研 哉被深深地打动了,他站在小岛上,想象时间的奔涌而来又转瞬即逝的存在感。在原研哉看来,“留白”并不只是作为功能的一部分而存在,白色本身就是一种至美。

“设计是什么?”这是原研哉长时间追问的命题,他曾提出“日常设计”的理念,带动了设计关注“日常”的走向,“创意可以来自看似平凡的生活,怎样在我们自己的 日常生活中去发现和提取一些意识,并把这种意识融入到设计当中去,让它形成一个体系、一个线索,最终把它落地,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”原研哉温和地笑着 说。

基于“日常设计”的理念,原研哉曾策划组织过一个题为“再设计:21世纪日常用品”的展览,邀请32名日本设计师,让他们回到原点,重新审视自己生活周遭的 设计,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来探讨设计的本质和内涵。而这些“再设计”的物件包括卫生纸、火柴、茶包等等,素材很质朴,设计出来的作品却令人惊叹。原研哉强 调:“在21世纪的平面设计领域,并不只是做一个好看的型、好看的颜色而已,而是你怎样以平面设计作为一个手段去调动人的能动性,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。”

设计的终点在“家”

问:在你看来,设计师在建立设计与社会的关系过程中,应当考虑哪些原则?

答: 设计的终结点在“家”。作为设计师,你首先要考虑你的设计是要摆在家里,还是要放在展厅里?是否适宜摆在家里、在家里的状态是什么样的?设计的妙趣在于将 日常熟悉的事物陌生化,产生视觉和观点上的新鲜感,而这个感觉一定是回到日常生活的,摒弃了展厅里的“表演感”、“展示感”的,与生活有机融合的。

问:有人认为日本的设计重在提供观察事物的新的角度,而中国的设计重在赋予事物形状和颜色。你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设计出发点?

答: 对比两国的设计,一定要明白:日本是经过了两次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两次“泡沫”之后,经历了关注“形”和“色”的阶段,所以现在大家提倡“普通”是好的。中 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,有了钱之后,大家首先去关注的当然不会是“普通”,而是关注豪华的、特异的、与众不同的,这时候强调关注“普通”可能还不到时候。

问:你曾提出一个“消解个性”的设计理念,而一般从事设计的人总是极尽所能地张扬个性,你如何理解设计中的“个性”?

答: “个性”在21世纪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,在上一个世纪,个性可能是重要的,但现在比个性更重要的是想法——对社会的洞察、对事物认识的程度和认识的精度。 如果只是一个单纯的想法,可以强调个人,但设计最重要的是,怎么样让想法融入社会中去。我做过很多大奖赛的评委,在评审的过程中,我发现,某位设计师可以 依靠某一点突出的个性创作出作品,但其实把各种各样的个性罗列在一起的时候,那点个性就不是最强的。相反,如果一个人对社会的理解和洞察转化为想法,设计 更能展现出来。因此,在今天,一个能够转化成视觉形象的想法比个性来得重要.

以下为原研哉先生作品

 

标签: 原研哉 设计分享
全部评论: 0
(发表评论请尊重他人、文明交流,拒绝发表有违法律、人身攻击的言论。每发表成功一条评论+1积分,被管理员删除的-1积分。)
关注ACS创意空间公众号
即可收阅最新资讯